中华理财网 >> 焦点 >>

汽车观察:股权重构、管理层焕新新捷达正电闪雷鸣

时间:2025-09-13 08:24:47  |  来源:汽车商务网  |  阅读量:12529  |  

股权重构激发活力,电动化转型精准卡位,一个老牌车企的绝地反击正在上演。

我是高解放,也是搞捷达的高捷达。

曾经捷达是我的心头爱,如今捷达是我的KPI。

hellip;hellip;

9月5日晚,在成都东郊记忆新演艺中心,捷达VS8上市发布会以脱口秀形式引爆关注,新任管理层高解放与杨宪的金句频出,引发现场阵阵笑声。

一汽-大众捷达品牌amp;成都分公司总经理 高解放

一汽-大众捷达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杨宪

笑声背后,却也道出了这个老牌品牌的现实处境mdash;mdash;捷达,正迎来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役。

就在捷达VS8上市前一周,大众汽车集团、中国一汽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《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》(简称《合作协议》),宣布将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,并计划到2028年推出四款新能源车型。

当合资品牌光环褪色,新捷达的突围之路,就藏在两场关键变革中:股权重构与电动化加速。这场战役,捷达必胜做好了必争且必胜的准备。

股权重构,老牌车企的自我革命

8月28日签署的《合作协议》,表明捷达品牌正式迎来历史性转折。按照协议,新公司将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,并引入地方投资,最大化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-大众的协同效应。

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合资新模式,堪称一次深度的基因重组。

首先是资本结构革新。引入地方资本后,捷达从一汽-大众的子品牌升级为三方持股的独立实体,成都经开区以投资人身份参与其中,打破了传统合资车企的二元结构。

这种大众技术+一汽制造+本地资本的模式,既保留了大众的品质基因,又加快了本土市场的响应速度。

其次是资源整合提速。新公司将整合成都生产基地的产能与供应链,研发周期较传统合资车企可缩短30%。

第三是市场定位聚焦。独立后的捷达首先锚定10万元级市场。捷达VS8以9.59万元起售,用中型SUV的尺寸对标紧凑型SUV的价格,标配L2级智驾与14.6英寸中控屏,一举击穿了自主品牌的性价比防线。

股权变革的深层逻辑,恰是捷达对合资品牌溢价的主动剥离。当消费者不再为车标买单,捷达既不怨天尤人亦不故步自封,而是选择用大众同平台技术+本土化成本控制来重构竞争力。

大众汽车方面透露,至2030年,全新捷达公司目标打造涵盖研、产、供、销的千亿级产业价值链。

据了解,捷达新合资公司将于今年四季度成立。三方股权结构如何分配,则成为各方关注焦点。对此,一汽-大众捷达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杨宪表示,相关细节将在适当时机公布。

不过,变革带来的活力已经显现:在刚刚过去的8月,捷达销售新车1.1万辆,环比增长19.3%,初步验证模式可行性。

电动化加速,国民神车的二次创业

把握中国入门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增长机遇,并打造覆盖入门级产品至豪华旗舰的电动化车型矩阵。这是大众汽车集团的目标,也是新捷达的机会。

杨宪则告诉人汽传媒,从明年开始,捷达每年都会有最少一款电车入市。这意味着,酝酿了数年的捷达电动化转型终于落地。

捷达的电动化战略直指10万元级入门市场。根据规划,捷达首款纯电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,并且要以合资品牌的品质基因重新定义入门级智能电动车标准。

根据官方介绍,该车将搭载一汽-大众自研的SOA电子电气架构,并支持L2级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功能,这一配置在10万元级市场堪称技术下放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捷达电动化并非简单的技术移植,而是 中国开发+全球验证 的反向输出。其SOA架构已反向纳入大众全球技术体系,与小鹏合作的平台形成互补。

这种双向赋能打破了合资品牌的技术壁垒,让捷达在智能座舱、自动驾驶等领域获得追赶自主品牌新势力的可能。

捷达这一战略背后是大众汽车集团对市场的精准卡位。大众汽车预测到2030年,紧凑级车型将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50%的份额,其中10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型是核心增长引擎。

另据数据显示,今年7月A00级、A0级和A级电动车合计占据了纯电动市场66%的份额,充分证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。

一汽-大众捷达品牌amp;成都分公司总经理高解放对品质的坚持,则将为电捷达注入大众基因:现在好多车企造车就贴着国标来,都是60分万岁,多一分浪费的心态,但咱就像班里的好学生,作业写完了,自己还得再做两套卷子,巩固巩固。

发布会现场,高解放分享了捷达VS8的十字碰撞测试:碰撞能量超过国标2倍,捷达VS8的AB柱均未变形,9个气囊瞬间弹出,车门能够轻松被打开。

这种对安全的偏执,将百分百地复制到捷达电动车型。

人汽观察:

捷达之役并非孤军奋战。

它的底气在于,进入中国市场34年超过500万用户的扎实口碑,覆盖全国的下沉销售和服务体系,这是许多新势力品牌短期内难以企及的护城河。

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,销售总舵主杨宪给自己定下了年销50万辆捷达的目标。此外,人汽传媒了解到,捷达今年销量目标是重回15万辆mdash;mdash;这一数字相比其巅峰时期仍有差距,但已是现阶段务实的反击目标。

当VS8以合资小霸王的姿态杀入市场,当2026年首辆电车吹响冲锋号,捷达的这场战役,既是对自身34年口碑的豪赌,更是传统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生死突围。

新捷达,电捷达,正在疾驰而来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